安徽滁州:“赶集”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
调查问题加载中,赶集请稍候。安徽
若长时间无响应,滁州成年风调雨顺网请刷新本页面
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琼
“快来看,轻人快来尝,时尚烤甘蔗、赶集烤红薯、安徽糖炒栗子、滁州成年冰糖葫芦……”
安徽省滁州市紫薇中路,轻人天还没亮透,时尚“大集”里已人头攒动。赶集风调雨顺网记者走进马路市场,安徽道路中央和两侧有序排列着各种摊位。滁州成年蔬菜、轻人瓜果、时尚百货琳琅满目,烤串、韭菜饼、馄饨热气腾腾,叫卖声、聊天声此起彼伏……
“我每周都来,这里的肉啊、菜啊比别处便宜,还有好多不常见的小百货。”40多岁的滁州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边逛边吃。
这里还有个特别接地气的名字——“滁州狗市”。近段时间来,“滁州狗市”登上热搜榜,火遍网络平台,吸引了来自南京、合肥等周边城市的市民前来打卡。对于“狗市”的走红,2018年第一批搬来做生意的老板张玉并不意外。干了20多年苗木花卉生意,张玉告诉记者,“狗市”最初是一个交易宠物和苗木花卉的专业市场,后来形成了“集”,但一直以来,滁州本地人依然亲切地称其为“狗市”。
在张玉记忆里,滁州“狗市”曾几易其址:“最早在琅琊山附近,后来搬到南湖公园,再后来迁到清流路桥,现在来到紫薇中路。”记者了解到,紫薇中路是滁州的城市主干道,一头连接滁州城区,一头通往市域外,是滁州市通往江苏南京方向的主通道之一。
“导游跟我们说,这里有滁州的大集——‘狗市’,让我们来赶一赶。”今年83岁的南京人杨先生,刚下大巴车,看到整条街都是市场,遍地摊位,非常兴奋,“这么热闹的大集,很多年没见到了!”
曾经,“赶集”是老一辈人的专用词语。如今,“赶集”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,大家纷纷在社交媒体上“晒”赶集照片,发布赶集视频。“已经来逛了两回了!食物现点现做,全是儿时味道,分量足价格还不高;在这里不用顾忌餐桌礼仪,完全放飞自我!”回家过寒假的大学生李博坦言。
在市场里,记者遇到了来自南京的刘语琦,她一手捧着刚买的鲜花,一手挽着爱人。“我和老公是开车来的,来之前还特意做了攻略。”她笑着说,“上午‘逛狗市’感受滁州市井的烟火气,下午去爬琅琊山体味醉翁亭的书卷气,刚刚好!”
“坐在小摊上吃碗小馄饨,逛一逛、发发呆、看看热闹,这个感觉真好!”56岁的南京市民周女士特地报名旅行团来滁州“逛狗市”,在这里,她相中了两盆心仪的鲜花,付过钱后,笑盈盈地带上了返程的大巴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2月18日 04版)
[ 责编:孙琦 ]本文地址:http://liuzhou.thtfrfid.com/news/049b17499776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